最新新闻

扎根乡土践初心 驻村帮扶谱新篇
记四川省盐业学校驻铜鼓村第一书记崔宇翔的乡村振兴实践
时间:2025-04-30 浏览量:29 来源:梁永镇铜鼓村驻村工作队 作者:崔宇翔
2024年8月,学校中层干部、青年教师崔宇翔主动请缨,奔赴革命老区巴中市铜鼓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从实训车间到阡陌乡野,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,他以脚步丈量民情,用实干诠释担当,在蜿蜒的山路间书写着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初心答卷。
一、风雨同舟显担当
驻村伊始,一场五十年未遇的暴雨突袭铜鼓村。道路塌方、房屋受损,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。崔宇翔带领党员干部连夜成立应急突击队,逐户排查险情,组织村民抢修道路。年过七旬的樊大爷扛着铁锹加入清淤队伍:“崔书记,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为村里出力!”风雨中,干群同心筑起防汛堤坝,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,终使“孤岛”重联外界。
查看村民房屋受灾情况
疏通道路上的断枝树干
二、温情守护见赤诚
在走访卧床三年的退伍军人戚大哥家时,崔宇翔深受触动。戚大哥妻子王大姐日复一日为丈夫翻身擦洗、喂饭更衣,将陋室打理得窗明几净。“习惯了,不累。”朴实话语中蕴含的相守真情,让这位中职教师更深刻理解了基层工作的意义。此后,他定期带领医疗团队入户诊疗,协调志愿者开展”暖阳陪伴”行动,将村、校的人文关怀注入深山院落。
到村民戚大哥家中看望
三、绿色革命启新程

四、躬身为桥筑未来
驻村200多个日夜,崔宇翔的民情日记写满了村民的期盼:村民家的危房改造、留守儿童课堂、山货电商平台……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“课题”,成为连接学校与乡村的纽带。在他的推动下,学校管艺科师生团队将入驻设计“美丽乡村”规划,带队指导农产品品牌建设。正如崔宇翔在驻村笔记中所写:“要让村民见证家园的蝶变,更要让青年学子读懂中国的乡土。”
这个五一劳动节,铜鼓村的青山绿水间,学校智慧与乡土情怀正碰撞出绚丽的火花。崔宇翔与村民共同执笔的这份“初心答卷”,不仅见证着村庄由“外在美”向“发展美”的跨越,更谱写着新时代校地共融、协同育人的动人篇章。